东南大学考研复试流程及面试问题,你知道吗?

2022考研初试已经成为过去时,大家考的好与不好都已经不重要了,能坚持到最后你已经是自己的英雄。接下来我们该关心复试了。复试一般在3-4月份,大概率还是线上。考研成绩2月底公布,3月中旬公布国家线,3月底-4月各招生单位举行考研复试工作。小编分享“东南大学考研复试流程及面试问题,你知道吗?”的内容,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考研复试流程及形式如下:
 
复试流程各大高校大同小异,复试时间一般是两天左右。
 
在准备复试之前要了解报考院校的复试比重,有些可能为40%、50%,甚至大于50%,不同院校初试与复试的加权方式可能不同,这些一般在报考院校的研招网官网上面往届的复试通知中都可以找到。
 
复试包括体检、笔试、面试三种形式(注意留意学校的复试通知)
 
①复试面试流程一般为:面试组织→抽签入场→面试答题→随机提问→考生退场→评分考核
 
②面试可能会不在同一个考场,因为面试问题一般包括中文的面试问题、英文的面试问题,所以有些院校会分开专门的考场。有抽签答题,随机提问的可能,这些都是为了考察考生的答题思维、逻辑能力。
 
复试面试的形式是怎样?
 
专业课一般逐个面试:现场会有一定的评分标准,有些导师手中都会有评分表。考生抽签答题或者从题库中抽取题目,导师也会随机提问,包括让考生自我介绍、为什么报这个学校/这个专业等等,然后从你自己的一些回答中抽取一些重点深入提问。
 
英语面试:一般由导师问题,抽取题目或者给出材料,然后会把材料收走,考生做出翻译、复述或者就问题给予观点;
 
专业面试:专业面试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决定着面试的成绩。一般导师会问一些专业问题、部分会有动手操作、才艺展示环节(需要根据自己报考的不同院校进行相应的准备)。

点击查看东南大学复试分数线

 
复试面试中的相关问题
 
面试的过程,导师们也是希望在短时间内了解即将跟从自己的学生到底拥有什么样的品质,有什么专业发展潜力,遇到问题的思维方式,随机应变能力以及拥有怎样的心态。通常会问:
 
①请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
 
②为什么会报考**院校**专业的研究生?
 
③作为一个跨专业的考生,你有什么优势?
 
④简述一下毕业论文的主要内容?
 
⑤有参加过专业类的实践活动吗?
 
⑥读研后,具体想研究哪个方面?有没有相关了解?谈谈你的见解)
 
注意:面试问题不会就答不会,千万不要说忘了、瞎掰扯,很影响分数的。
 
考研复试面试的形式
 
一般院校的复试都会采取结构化面试或是小组面试的形式:
 
结构化面试:是传统的面试形式,大多数高校都采用此类型的复试面试,面试形式是多对一的,大部分是3对1、5对1和7对1,可能还有记录员。导师手里有一个给学生评分的表格,还有可能会提前准备好复试题目让考生抽签回答,导师根据考生的回答,可能还会追问各种问题,目的就是从不同角度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
 
小组讨论面试:也叫无领导面试,此种面试是将多名考生临时组成一个团队,分析并解决既定的问题,目的是为了考察考生的组织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面试形式通常会用在职业面试,但是近两年越来越多的被用在院校专业的复试面试上,这也是未来研究生复试面试的一种趋势。
 
面试具体考查哪些方面能力?
 
复试面试其实主要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专业素质能力、思维能力及个人心态等方面。具体来说:
 
综合素质能力: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本学科以外的社会实践或实际工作表现等方面的情况;责任心、事业心、纪律感、人文素养、举止表达礼仪等;
 
专业素质能力:大学阶段的成绩、外语听说能力、科研学术情况、专业实践情况、专业课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思维能力:答题的整体逻辑思维能力、是否能举一反三、是否有发散思维;
 
个人心态:积极阳光;中立不偏激;抗压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
 
是否过线就能参加复试?
 
达到国家分数线后,各大高校会根据招生比例,安排复试,大部分会采取差额复试,比例在1:1.2至1:1.5之间,甚至更高,具体差额比例考生需要在学校官网上公布的研究生复试招生简章中进行查询。
 
所谓差额复试,举个例子:一个专业需要招收10名研究生,差额比例如果是1:1.2,那么将会有12个考生进入复试。所以如果一位考生过了国家线或者院校线,但排名没有进入前12名,还是没有参加复试的资格。因此不是过线就能参加复试,考生还需要结合复试比例、排名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不要一味只关注是否过线。

点击查看:东南大学复试时间、复试费用、复试差额比等复试相关内容分析

点击查看:东南大学2021年各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录取办法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分享“东南大学考研复试流程及面试问题,你知道吗?”的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站。

X

扫码添加获取各院校复试名单及录取名单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除非来源注明研线网,否则内容均为网络转载及整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由本站编辑整理发出,仅供个人交流学习使用。如本站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责任编辑:刘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