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考研心理学备考: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知行论】

对于考研来说,在一定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知识点和答题技巧,并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决定考研的同学,应先了解想要报考专业的基本信息,对于心理学考研的同学来说,复试成绩占整个考研成绩的比例比较大,复试的专业课知识点,也需要提前了解和掌握。小编整理了“2023考研心理学备考: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知行论】”,希望能帮助大家。

知行论
 
说明知和行的关系理论。是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中一个十分受重视的问题。传说商代初期的伊尹告诫商王太甲说:“弗虑胡获,弗为胡成?”意思是不考虑怎能弄明白,不去做怎能成事呢?到了孔子,他重视学习,更重视行。墨子也很重视行,认为言论的是非有三个标准,其中之一是见之于行的实效。战国后期的荀子在知行学说上也占有重要地位。他主张一种知和行的统一说,把行动和认识结合起来了。
 
到了汉代前期的唯心论者董仲舒,他较早提出了知先于行的这一形而上学的看法,无视于行对知的作用。唐代的柳宗元认为来源于大自然的人的心理实质有两方面:人从自然得到一种“刚健”的气和一种“纯粹”的气,前者就是意志,即行;后者就是认识,即知。
 
除了这两端外就没有别的了,人要能发挥这两方面就行了。这一见解是很有创新意义的。此后知行理论又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进行了较深入的讨论。
 
首先是宋代的主观唯心论理论家,他们都主张知先行后。例如程颐在《遗书》中说,“须是知了方行得”(卷十八),又说“君子以识为本,行次之。”(卷二十五)对于知行问题,客观唯心论者朱熹讲得较多。他继承了程颐的学说,但有可贵的发展。他认为知先于行,但知和行统一在一起:“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
 
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朱子语类》)。他把知和行的关系说得较确切,把知行学说推进了一步,接触到了知和行的辩证关系。其次要提到明代的主观唯心论者王守仁。他以他的知行合一说而著称。但知行合一的看法是一种形而上学的看法,抹杀了知和行的实质区分,完全不合科学。比王守仁稍后的是王廷相,他揭露了知识能力的先验论错误。他说的行也称为“履事”、“习事”、“实历”或“练事”,相当2022考研于现在所说的实践。他说:“讲得一事即行一事,行得一事即知一事,所谓真知矣。徒讲而不行,则遇事终有眩惑。”(《与薛君采书》)王廷相主张知行并重,叫做“知行兼举”。
 
知行兼举的说法是对知行分离的看法的一种批判,也是对知行合一的说法的纠正。中国古代对知行论的科学发展有贡献的是清初的王夫之。他的知行理论更接近辩证法。王夫之尖锐地批判了过去一切重知轻行的不正确说法,强调行和知同样重要,指出行终究是主要的,且容易受到忽视。他说:“知之非艰,行之惟艰,千圣复起,不易之言也。……知非先,行非后,行有余力而求知,圣言决矣?而孰与易之乎?”(《尚书引义·说命 中二》)这说明他完全赞同知不难而行难这句话,但并不把知和行强分先后而认为行是较为重要的。他又进一步指出知和行是不相离的。但他还有一些看法,如说“知能(行)同功而成德业”(《周易外传·系辞二》)和“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尚书引义·说命 中二》),则不无问题。前者是把知和行同等看待,实则行归根是主要的。后者认为行可兼知,则未免抹杀了二者的实质区分
 
以上是小编整理“2023考研心理学备考: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知行论】”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各位小伙伴们有所帮助,更多考研择校择专业信息尽在本栏目!

X

扫码添加获取各院校复试名单及录取名单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除非来源注明研线网,否则内容均为网络转载及整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由本站编辑整理发出,仅供个人交流学习使用。如本站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责任编辑:dw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