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考研调剂:北京市能源工程先进连接技术研究中心招收调剂信息

考研是场信息战,必须抢占先机!考研调剂更是如此。以下是“2021考研调剂:北京市能源工程先进连接技术研究中心招收调剂信息”的全部内容。
 
提示:调剂信息来自各种渠道整理,没有辨别信息有效真实性,如果对本信息感兴趣,可到院校官网进行核实。

北京市能源工程先进连接技术研究中心招收2021年度硕士研究生调剂
 
一、研究中心简介
能源工程先进连接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从2000年开始以焊接技术为切入点,在先进制造与维修领域开展深入研究,取得一系列突出研发成果,并于2007年列入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建设计划。工程研究中心以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为依托,联合中国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国核电站运行服务技术有限公司、唐山开元企业集团等企业进行共建,2018年开始与清华大学机械系合作开展北京市一-流学科”机械工程”高精尖学科共建。在水下作业技术与装备、机器人技术及应用等方向开展合作研究和人才培养。
 
研究中心现有研究人员24人(全职人员12人),其中教授以上高级职称11人,核心研究人员主要源自清华大学潘际銮院士,拥有深厚的学术功底和积极的探索精神。研究中心下设水下焊接I艺与设备、焊接自动化与机器人、连接新技术与新材料、能源工程检测与监测4个研究方向,近几年来,密切跟随国家能源工程、智能制造发展的需要,在机器人、激光制造、3D打印、海洋工程、增材制造、智能工厂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研究中心下设机器人焊接制造、焊接自动化技术、电力电子实验室、检测与监测技术等12个实验室,并拥有数字化加工车间,研究开发条件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研究中心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等国内著名大专院校、研究院所,以及中海油、国电投、中国中铁、唐山开元等国内一-流企业形成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并与英国焊接研究所、美国肯塔基大学、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大学、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普渡大学印第安纳波利斯分校(IUPUI)、美国费城维拉诺瓦大学(Villanova University)大学、德国GKSS研究中心、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挪威科技大学等国际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关系。可推荐优秀在读研究生到国外大学或研究机构短期访学深造,也可选派优秀在读研究生到清华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或研究机构进行联合培养。
 
研究中心高度重视研究生的全过程培养,培养的近100名研究生95%不仅实现了在北京、上海、武汉、成都等大中城市的就业,而且短短几年就在其入职的航天航空、石油石化、核电、机器人、网络等大型知名企业取得突出工作业绩。研究中心一-如既往,欢迎青年学生加盟,通过彼此的"连接”与“熔合,收获健康、友谊与成功。欢迎光临研究中心网站http://www.bipt.edu.cn/pub/ab/
 
二、研究中心领导
焦向东,男,博士,教授(二级),博士生导师。1980年9月至1985年7月、 1985年9月至1988年7月、1991年3月至1994年3月在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焊接专业学习,分别获工学学士、工学硕士和工学博士学位。1988年10月参加工作,曾任职广东大亚湾核电站任质量控制工程师。1998年8月至1999年2月在美国罗德岛大学做访问学者研究快速成型技术。1994年4月起,任教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历任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校长助理,现任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副校长、学校学术委员会主任。
长期致力于工程建设焊接机器人、海洋工程水下作业技术与装备的研究与开发,形成了无导轨球罐焊接机器人、海底管道干式高压焊接维修、深水钢结构摩擦叠焊技术与装备等填补国内空白的科研成果。2005年起兼任北京化工大学博导,兼任中国工程建设焊接协会副会长,中国焊接学会常务理事兼机器人焊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先后主持863计划等国家级项目8项累计科研经费2500余万元。获北京市科学技术等各类省部级科技奖7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专利授权32项。机械电子工程本科专业责任教授,讲授主干专业课程,为研究生主讲《机械工程领域前沿讲座》课程,培养博士7名,硕士20余名。曾入选“北京市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北京市属高校人才强教深化计划高层次人
才”、”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 ”北京市属高校创新团队建设提升计划”,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市突出贡献专家,北京市高创计划-科技创新与科技创业领军人才。
 
周灿丰,男,1970年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1992年毕业于湘潭矿业学院机械工程系,获学士学位; 1995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获工学硕士学位; 1998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探矿工程系,或工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水下焊接与焊接自动化研究,现任能源工程先进连接技术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学会熔焊工艺及设备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专业委员会高级会员、《焊接》 审稿专家。先后主持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8项企业横向课题研究。获得2009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奖-等奖(排名第三,2009JBR0468-1-3),2009年北京市人民政府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三,2009工 -2-004 -03),2009年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排名第三,0909029-03) ;发表学术论文160篇,其中被SCI/EI检索30多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8项;出版译著2部。指导硕士研究生17人。入选2009年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深化计划"学术创新团队建设计划”,入选2013年北京市属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三年行动计划(20
13年一 -2015年) ”长城学者”培养计划。
 
三、科研概况
研究中心先后承担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重大项目3项、863计划专题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国防科工委重大项目1项、国家工信部智能制造项目1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5项,以及中海油、国家电投、中国中铁等企业委托科研课题60余项,近几年项目经费合计超过3000万元,目前在研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迄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被SCI、 EI等检索收录5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近60项,出版学术专著3部,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项。团队的科研工作目
 
前主要聚焦在如下几个方面:
(1)水下先进连接技术与装备
(2)海洋工程结构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
(3) 3D打印与增材制造技术; 
(4)工业机器人与智能制造技术;
(5)高能束激光连接成型技术;
(6)固相连接技术装备;
(7)腐蚀防护与表面工程;
(8)大型装备监测与风险评估。
详细介绍网页: http://www.bipt.edu.cn/pub/lab/
 
四、招生要求
1.本科专业:机械类、材料加工类或材料类、电气工程、能源工程等相关专业;
2.学硕、专硕均可招生;
3.个人素质:具备较扎实的专业基础,良好的英语水平,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对团队研究方向具有一定兴趣;
4.其他要求:满足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硕士招生简章的要求;
5.提供的补助待遇
1)正常三年学制年限内,每生获得助学金2.1万元,覆盖面100%。
2)正常三年学制年限内,人均获得新生奖学金和学业奖学金2.4万元。
3)设有研究生创新能力及科学研究能力的学术成果与学科竞赛优秀奖学金等专项奖学金,资助额度不设上限。
4)设有专项资金资助研究生出国出境研修与开会,覆盖面20%以上。
5)设有企业实践奖学金和社会实践奖学金等,覆盖面30%以上。参与导师课题将获得额外助研补助。
6)学校开辟了入学“绿色通道” ,设置了研究生“三助”岗位,确保每一位经济困难研究生能够顺利开展学业。
详细介绍网页: http://www.bipt.edu.cn/pub/graduate/docs/201 80403092019149772.pdf
 
主要从事海洋可再生能源技术与装备领域的研究工作,包含潮流能发电装置水动力性能的数值与试验研究,波浪能发电装置水动力性能的数值与试验研究。担任中国造船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 、《Journal ofHydrodynamics》期刊编委和《中国海洋平台》期刊编委会委员; 2018年获得首届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优秀科创人才” 称号。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与青年基金项目、国防科技工业强基I程基础研究与前沿技术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项目。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检索7篇, EI检索13篇),获得软件著作权登记2项,参与出版论著2部,参与编制国家标准1项。以第一完成人获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第二完成人获得黑龙江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作为主要参与人获得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等奖,以及中国航海科技奖科技进步二等奖。
 
4.朱加雷男工学博士教授
现主要从事高压环境激光增强焊接、水下激光焊接、水下激光增材、激光电弧复合焊接和工业机器人焊接应用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主要社会兼职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函评专家、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学会堆焊及表面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电焊机》杂志编委、国家焊接产业联盟北京石油化工学院联络人、国千科技研究院专委会委员、注册安全工程师。主持和参与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在内的各类项目合计约50项,本人主持的科研项目约30项;发表科研论文60余篇,其中SCI/EI
检索20余篇;授权专利:已授权专利4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14项,实现专利成果转化6项;参与两本"水下焊接”译著编写,参编《现代工程焊接手册》管道卷。相关的研究成果已获得包括中国石油与化工协会-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在内的省部级奖励7项。
 
5.高辉男工学博士副教授
主要从事连接新技术与新型材料连接成型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子课题3项、国家863计划专题课题1项、国防科工委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主持和参与其他科研项目多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三等奖1项,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作为主要发明(设计)人获得专利7项。
 
6.罗雨男工学博士副教授
主要从事机器人技术及智能装备领域研究工作,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教委、企业科技攻关项目多项,承担其他科研课题10余项。以第一/第二作者或通信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被E、SCI等检索收录10余篇;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8项;参与编写出版著作1部。现任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机电工程系副主任、能源工程先进连接技术北京市高等学校I程研究中心、深水油气管线关键技术与装备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焊接装备自动化及智能化研究方向负责人:中国焊接协会油田与管道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工程建设焊接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分会机器人与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Industrial Robot》期刊审稿人。多次指导研究生参加全国性竞赛,获得第六届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三等奖[2016]; 获得"杰瑞杯”第四届中国研究生石油装备创新设计大赛三等奖[2017];获得”博创杯”第一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三等奖[2019]。
 
7.黄松涛男工学博士副教授
主要从事电力电子应用技术研究,协助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和参与其他科研项目多项,获得合作企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作为主要发明(设计)人获得专利2项,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开发成功了高压/高频交流脉冲原油脱水(盐)电源、高频高压静电除尘电源、全数字控制智能加热电源、气保焊机和特种焊接电源等产品。
 
8.张洪伟男工学博士副教授
主要从事表面强化、机械系统动力学、焊接残余应力及变形的数值模拟与控制等领域的研究,主持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子课题1项,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1项、国防“十一五”基础科研项目2项,主持和参与其他科研项目多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SCI收录2篇, EI收录17篇,以第一作者出版相关专业书籍1本,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
 
9.陈景皓男工学博士讲师
主要从事海洋立管结构动力学、机械设计(海洋石油装备)等领域的研究,先后参与国家973项目、国家863项目以及国家重大专项等多项,负责企业横向课题1项。发表学术论文篇5篇,SCI检索1篇、EI检索1篇、El检索1篇,参与编写专著2本。

10.刘正文男工学博士讲师
主要从事工业自动化、焊接及其自动化等领域的研究,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主持和参与其他科研项目多项,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11.康举男工学博士讲师
主要从事搅拌摩擦焊接、材料腐蚀、耐热钢高温性能与失效行为和压力环境下焊接制造等领域研究工作。先后负责来自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电网等多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现担任中国焊接协会教育与培训委员工作会常务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分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已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Corrosion Science、金属学报等本领域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发表SCI论文10余篇。
 
12.赵晓鑫男工学博士讲师
主要从事深海焊接结构的断裂评估理论和数值计算方法研究。先后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项目1项,企业横向项目多项。作为主要成员参编国家标准GB/T 35367-2017《潜水器钛合金:对接焊缝X射线检测及质量分级》、GB/T 35361-2017《潜水器钛合金对接焊缝超声波检测及质量分级》。获得多项国家质监局认可的无损检测资质。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SCI检索论文5篇、EI检索论文1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

学校官网:http://www.bipt.edu.cn/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2021考研调剂:北京市能源工程先进连接技术研究中心招收调剂信息的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调剂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站。
 

X

扫码添加获取各院校复试名单及录取名单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除非来源注明研线网,否则内容均为网络转载及整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由本站编辑整理发出,仅供个人交流学习使用。如本站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责任编辑:禹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