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真题:2014中传新闻传播硕士mjc考研真题及答案

2014中传新闻传播硕士mjc考研真题及答案
 
334新闻与传播综合能力
 
一.简答
 
1.自媒体。
 
自媒体概念是伴随着网络的普及而出现的。网络的出现不仅让传者和受者界限模糊,而且使更多受众拥有了信息发布的主动权。
 
自媒体是指,以网络技术为基础,可以使非专业的传播者,以一定的信息发布平台为媒介,自己采集、把关、制作和发布信息的媒体。常见的自媒体有个人主页、博客、微博等。
 
人们使用自媒体的目的多样,如记录信息、社交需要、形象塑造等。自媒体让“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到来,随之出现了公民记者的概念,由于其极高的时效性和无所不在的采集发布者,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专业媒体信息发布的不足。但是自媒体的发布者不是专业的媒体从业人士,缺乏专业传播能力、专业素养、新闻伦理与专业精神。信息质量和真实性难以保证,而且易出现情绪化、个人化、极端化的内容。自媒体的发展也让网络时代的舆论领袖的地位更加凸显。
 
随着移动互联的发展,自媒体也越加伴随化。尼尔波茨曼曾说,人们创造媒介,反过来媒介也重新塑造人。“随时随地,信息由我。”这在过去似乎是遥不可及的想象,但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这种状态已不再是纸上谈兵。自媒体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日常信息获取的方式。
 
2.涵化理论
 
涵化理论又称培养理论。是由格伯纳等人于上世纪70年代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大众媒介有助于社会成员形成相似或相同的价值观,并且这种影响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强调大众媒介对社会的宏观影响。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大众媒介持续发展。在媒介繁荣给社会带来进步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不良效果。如媒介中的暴力色情内容,会给青少年带来不良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格伯纳等人开始研究大众媒介对人们的影响,提出了培养理论。
 
培养理论的大概内容包括:
 
一、对于常看电视的人来说,大众媒介有利于人民形成相似或相同的价值观。
 
二、电视等大众媒介对人们的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
 
三、电视等大众媒介在对人民产生影响的时候,不是采取说教的方式,而是提供事实或是娱乐。
 
四、电视等大众媒介所提供的信息不是对所有人都有影响,他和人民接触媒介的频率有关。
 
五、当人们在现实中遇到相似的场景时,会大大加深这种影响。
 
评价
 
一、涵化理论提出了大众媒介对人们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致力于媒介对社会的宏观效果,为传播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二、他强调媒介在形成共有社会价值中起到的作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有限效果论的束缚。
 
三、培养理论包含了媒介构建现实,包含着一定价值控制的意义。
 
3.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是指新闻媒体对新近发生的,引起普遍关注的社会事件所进行的社会监督。它既包括对社会权利机构的监督,也包括的社会成员,社会事件或社会现象的监督。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介的重要功能之一。
 
新闻媒介进行舆论监督具有很高的必要性,具体来说:
 
一、民主政治窗口。
 
会主义国家,舆论监督的主体是社会公众。舆论监督有利于对社会公权利进行监督,使民众更好地实现民主政治参与,有利于社会民主政治的发展。
 
二、经济发展动力
 
舆论监督有利于消除经济领域的不公平现象,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促进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三、文化发展动力。
 
舆论监督有利于发扬先进文化,批判社会的低俗、庸俗文化。促进文化领域健康发展,提高国家软实力。
 
四、社会制衡工具。
 
舆论监督可以对社会不同阶层进行制衡,抑制强势阶层的权利滥用,促进社会公平。
 
(第五点媒体自身形象塑造忘写了)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介的重要功能,但是要坚持法制原则,舆论监督不能代替司法职能,不能超越自身界限。媒介审判就是新闻媒介的越界,如张金柱案,药家鑫案,这些新闻媒介越界的例子值得新闻从业者反思。

X

扫码添加获取各院校复试名单及录取名单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除非来源注明研线网,否则内容均为网络转载及整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由本站编辑整理发出,仅供个人交流学习使用。如本站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责任编辑:cz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