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考研大纲:云南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自命题考试科目806-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科目考试大纲

考试大纲不仅能给你一个复习的方向,还能帮助你梳理整个知识脉络,方便记忆。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1考研大纲:云南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自命题考试科目806-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科目考试大纲”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备注:本考试科目为0303所有考生考核使用,也就是改为所有社会学一级学科下的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民俗学等二级学科必考科目。
 
(研究生招生考试属于择优选拔性考试,考试大纲及书目仅供参考,考试内容及题型可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上范围,主要考察考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查目标
 
全日制攻读社会学一级学科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民俗学专业硕士学位入学考试社会学科目考试内容包括西方社会学理论、人口理论、人类学理论、民俗学理论和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等内容,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社会学的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社会学理论(120分)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3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简答题:    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分析论述题:3小题,每小题 30分,共90分
 
三、考查范围
 
(一)社会学理论
 
(二)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四、考核大纲
 
《社会学理论》
 
一、考查目标
 
1、系统掌握社会学理论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流派的背景和主要观点。
 
2、理解社会学理论的发展历程、旨趣及其应对的问题。
 
3、能运用社会学理论的基本观点和视角来分析相关联的中国本土社会问题。
 
二、考查内容
 
(一)社会学专业方向
 
1、卡尔·马克思社会理论
 
(1)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命题。社会变迁理论和阶级斗争理论的主要观点。
 
(2)马克思对现代性的考察。资本主义的基本特点、内在矛盾和危机。解决资本主义危机、超越现代性的途径。
 
(3)马克思的影响和评价。马克思社会学理论的影响;进一步的争论。
 
2、埃米尔·涂尔干社会理论
 
(1)涂尔干的基本理论关怀。19世纪西方社会转型的危机;不同思想家的应对思路。
 
(2)失范理论。劳动分工产生的原因和社会后果;两种社会团结类型: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三种反常的劳动分工。
 
(3)职业群体与职业伦理建设。法人团体的涵义,其产生与衰落,激活职业群体的可能性。
 
(4)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社会现象(社会事实)、共变法、《自杀论》的类型划分。
 
(5)宗教理论。图腾崇拜的涵义、社会性质及其所表明的问题。
 
(6)对涂尔干社会学理论的评价。强调社会整合与社会秩序;将现代社会理解为工业社会,从功能角度分析社会结构与社会变迁;其社会学方法论主张的贡献;学术影响、社会影响及其局限性。
 
3、马克斯·韦伯社会理论
 
(1)学术背景。新康德主义;德国历史主义;尼采和马克思。
 
(2)社会学方法论:区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韦伯与新康德主义的异同,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一致性和区别;2、价值学说,价值相关(价值关联),价值中立;理解社会学,理解与解释的关系,社会行动的定义、分类,个体主义方法论,理想类型及其方法论意义。
 
(3)理性与现代性。目的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区分;合理性与非理性的关系;信念伦理与责任伦理;资本主义理性化过程的涵义。
 
(4)政治社会学。权力、统治、纪律;三种统治类型;科层制(官僚制)。
 
(5)宗教社会学。四种宗教类型的划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问题、分析思路及局限。
 
(6)评价。韦伯的贡献;其内在的思想矛盾。
 
4、格澳尔格·齐美尔社会理论
 
(1)《货币哲学》。齐美尔思考货币的前提;与马克思唯物论解释的关系;《货币哲学》的基本观点、分析思路。
 
(2)文化理论。主观文化、客观文化;现代社会的文化悲剧与出路。
 
(3)评价。卢卡奇、阿多诺、哈贝马斯、鲍曼对齐美尔的评价。
 
5、功能主义理论
 
(1)功能主义的思想渊源。早期社会学传统;英国文化人类学功能学派。
 
(2)帕森斯的理论学说。社会行动理论要点;模式变量的定义、五对范畴;AGIL分析框架;社会变迁思想。
 
(3)默顿的功能分析。对早期功能分析假设的质疑;功能分析范式:显功能与潜功能、正功能反功能分析。
 
6、社会冲突理论
 
(1)社会冲突理论的思想渊源。早期思想家:马克思、韦伯、帕累托的冲突论思想;20世纪前半期的冲突论思想:帕克和凡勃伦的理论。
 
(2)米尔斯的理论学说。《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的主要观点;《权力精英》研究。
 
(3)科塞的功能冲突论。社会冲突的根源:物质性和非物质性起因;冲突的社会作用,内部冲突与社会安全阀制度;社会冲突的正功能和反功能。
 
(4)达伦多夫的辩证冲突理论。两种社会模式:核心要素与基本假定;基本概念:权威、权威结构、强制性协作组合、准团体和利益团体;辩证冲突论的主要理论命题。
 
7、社会交换理论
 
(1)社会交换理论的思想渊源。古典政治经济学、人类学、行为心理学中的交换思想。
 
(2)霍曼斯的行为主义交换论。基本概念;六个基本命题;该理论的社会意义及其缺陷。
 
(3)布劳的结构主义交换论。基本概念;基本的交换过程;从微观到宏观的社会交换过程分析。
 
8、符号互动论
 
(1)理论背景。苏格兰伦理学家、威廉·詹姆斯、鲍德温、杜威的思想。
 
(2)早期代表人物及思想:库利的“镜中我”思想,“镜中我”概念,初级群体思想;托马斯的情境定义分析,情境定义,情境分析,情境涵义的变化;米德的符号互动思想,符号及其意义,“自我”的涵义,“主体我”与“客体我”区分,对儿童自我的形成发展过程的分析。
 
(3)二战后的符号互动论。布鲁默的总结与发展,社会中的符号互动现象,符号互动论与功能主义理论的区别,符号互动论的三个基本论断,“共同行动”概念,符号互动论的方法论原则;戈夫曼的拟剧理论,对两类互动形式的研究,印象管理与表演理论,相遇式互动的特点与“角色距离”概念;标签理论,标签理论的主要观点,勒默特的初次和再次越轨行为理论;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
 
9、现象学社会学理论
 
(1)理论渊源。胡塞尔、舒茨的学说。
 
(2)加芬克尔的常人方法学。常人方法学的定义、研究主题;“说明”和索引性表达;常人方法学的研究方法。
 
(3)彼得·伯格的社会建构理论。现实的社会建构;“疏离”概念与外化、客观化和内化的涵义。
 
10、哈贝马斯的沟通行动理论
 
(1)语言本质与沟通理性。哈贝马斯对实证论的批判;“共识真理论”与“理想沟通情境”。
 
(2)理性化的悖论。韦伯的理性化理论与哈贝马斯的发展;三种世界领域的划分;双向理解模式。
 
(3)系统与生活世界。“生活世界”概念;生活世界理性化;“系统”概念;生活世界殖民化。
 
11、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
 
(1)结构化理论。以结构二重性代替二元论,结构二重性的涵义;反思性的行动“流”;例行化的日常生活与本体性安全;系统与结构的区分;社会整合与系统整合;社会变迁分析。
 
(2)现代性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时空形成;吉登斯对经典三大家的清理;现代性的三大动力机制;现代性制度的多维度分析;现代性的高度发展面临的四个主要威胁。
 
(3)评价。社会理论的批判指向:吉登斯的观点;对吉登斯的评价。
 
12、皮埃尔·布迪厄的社会学理论
 
(1)学术渊源。法国社会学传统、结构主义与关系论、马克思与韦伯的学说、哲学教育。
 
(2)布迪厄的理论分期。结构主义色彩的人类学阶段;实践理论;符号权力理论和反思社会学阶段。
 
(3)实践理论。实践的逻辑;实践的紧迫性、模糊性和总体性;从规则到策略;惯习、场域概念及二者关系;三种基本类型的资本划分。
 
(4)符号暴力。符号权力概念;符号暴力;学术场域与权力场域的特点。
 
对布迪厄理论的评价。围绕布迪厄理论展开的争论。
 
13、米歇尔·福柯的社会学理论
 
(1)思想渊源和主旨。思想渊源:康德与批判哲学传统、尼采、形式主义传统、法国认识论传统和新文学;福柯关注的三个核心问题。
 
(2)话语的考古学。知识考古学;真理体制或真理游戏的基本涵义。
 
(3)权力的谱系学。传统权力理论的模式;福柯权力分析的基本思想;作为现代社会一项权力技术的纪律权力;话语鼓动作为另一种权力运作方式;权力技术与个体化的关系;治理术。
 
(4)自我、权力与知识分享。福柯的批判立场;实验的伦理学;启蒙与现代性分析。
 
(5)评价。福柯的广泛影响;围绕福柯展开的争议。
 
14、让·波德里亚社会理论
 
(1)思想渊源。马克思、索绪尔、列维·斯特劳斯以及符号学的影响。
 
(2)研究议题。对消费社会中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控制关系、商品化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日常生活、以及定位于一些被组织到指意系统中的符号的符号学理论等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
 
(3)消费社会。关注消费社会的建构以及它如何提供一个新的价值、意义和活动的世界。当后现代主义创建新的社会组织形式、思想和经验时,消除了以往的工业社会模式中所有的边界、分类以及价值。
 
(二)人口学专业方向
 
1、人口学基础知识、基本概念与一般原理。
 
人口学基础理论,以及人口数量、人口素质、人口结构、人口分布和人口迁移等方面理论与方法的知识水平与分析能力,考察考生掌握人口统计分析与计量工具应用的能力,以及人口动态演化一般过程。
 
2、人口学相关理论与分析方法。
 
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人口迁移,人口城镇化,生育模式,死亡模式,婚姻与生育历史变化及影响因素,家庭结构类型及其演变。人口统计指标及分析方法的运用,人口统计学原理和人口分析技术。
 
3、人口与发展相关理论与分析方法。
 
人口与发展基础理论,以及人口经济学、人口社会学、质量人口学、结构人口学、世界人口学等等各分支人口学科的基础理论。
 
4、人口与发展现实问题。
 
人口转变与现代化,人口老龄化与社会发展,人口集聚与城镇化,女性人口学与性别平等,人口受教育状况与人口素质,人口迁移流动与人口区域分布,民族人口与社会发展,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人口在现代社会发展诸多领域中具有的影响与关联性。
 
(三)人类学专业方向
 
1、人类学的内涵与本质。
 
何为人类学;人类学的研究领域及分支学科,人类学的认识论与方法论主题;田野调查方法,参与观察法、访谈法、抽样法、谱系法、个人生活史,主位与客位的方法,大传统与小传统,大规模社会与小规模社会,田野调查的伦理,田野调查的步骤与过程,田野工作的研究取向;人类学的研究对象;人类学的伦理问题;人类学与当代生活。
 
2、文化的性质与内涵。
 
文化的概念;文化的特征;文化的调适与变迁;文化复振与千禧年运动;文化多样性;跨文化研究方法,如何在实地进行文化研究。文明的内涵,早期的城市和国家。
 
3、人类学的理论发展过程。
 
进化论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著作、观点和理论缺陷;传播论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理论缺陷;涂尔干、莫斯的社会决定论的基本观点及其代表著作;历史特殊论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著作、观点和理论缺陷;功能论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著作、观点和理论缺陷等;新进化论、结构主义、象征人类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著作、观点和理论缺陷;结构马克思主义与实践理论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著作、观点和理论缺陷;后现代主义与人类学理论的重构的内涵、代表人物及主要著作和主要观点;人类学本体论转向的相关理论;人类学的性别研究视角;
 
4、人类的体质基础与人类文化起源。
 
体质人类学与生物人类学的研究领域与属性;生命的物质基础、进化、变异与选择的含义和形式;人类的起源与发展过程;人体差异与人类文化之间的关系;人种和种族的内涵;灵长类的进化;人类的变异与适应;人类纪、人属、新石器时代与旧石器时代;协同进化等。
 
5、考古与博物馆学。
 
考古学、考古史和考古人类学、民族考古学的内涵及主要研究方法;中国考古学的发展脉络及特征;博物的概念及其历史变迁、研究内容和方法模式。
 
6、田野调查与民族志研究方法。
 
田野工作的研究取向;田野研究的类别;研究性质和田野伦理;田野调查方法的内涵;田野调查的过程;结构式访谈和半结构式访谈;参与观察;田野资料的整理。民族志的种类,国内外经典的人类学民族志,民族志的结构,民族志的内涵及特点,反思民族志。
 
7、沟通与语言。
 
语言的内涵及结构;语言和言语,语言的特点;结构主义;语言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联;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话语分析;交际民族志的内涵;非语言交际。
 
8、人格与文化。
 
自我与行为环境;人格、群体人格与国民性的内涵与特征;濡化与社会化、涵化的内涵与特点;文化中断与文化适应。
 
9、生计模式与经济生活
 
调适与生态适应;寻食生活方式(狩猎、采集)的内涵、特点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生产食物的生活方式(游牧、游耕、畜牧、小型园艺种植、集约农业、产业化农业)的内涵、特点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文化生态学与文化区。何为经济人类学;生产中的劳动方式、技术和调整机制的内涵与特点;互惠、库拉圈、再分配、市场交换的内涵及类型。乡村人类学的内涵、研究领域与范围;精耕农业与乡村人类学之间的关系。
 
10、婚姻、家庭、亲属制度与社会组织
 
性别与社会性别;性关系的控制与乱伦禁忌;内婚制与外婚制;婚姻与家庭的关系;婚姻与交换的关系、婚姻的缔结方式;婚姻的形式;离婚与再婚;家庭与家户;家庭的功能;家庭的类型与形式;家庭与家户内部的组织形式;继嗣群体的类型、形式与功能;亲属称谓的内涵及类型;居住原则的类型。社会组织的基本类型,包括年龄分群、性别分群的特点及表现形式;共同利益社团的内涵。
 
11、族性与社会分层
 
族群、民族与族性的涵义;国家与民族之间的关系;族群或民族身份的确立;族群特质与族群边界(族界标志)的内涵与特点;族群认同的产生方式;族群理论与族群关系;民族主义与现代民族—国家兴起及其内涵。社会分层的标准;社会分层的类型;社会分层的理论;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的内涵及特点。
 
12、政治组织与社会控制
 
权力与权威的内涵;权力与政治资源;政治组织的类型及特点;社会规范与控制机制;内化控制与外化控制;民间习惯法和法律的定义及功能;正式的社会控制与非正式的社会控制;政治制度的作用;政治制度的合法化问题;政治人类学的研究取向。
 
13、宗教与仪式
 
宗教的含义和宗教的总体特征;人类学如何对宗教进行研究;超自然存在和力量的表现形式及内涵;萨满及宗教专业人员的职责与功能;仪式与庆典的内涵、种类及区别;仪式与象征;巫术的内涵及功能;巫术与宗教的关系;信仰维系的适应策略;宗教的功能;宗教与社会的关系;宗教与社会变迁;宗教与文化变迁。
 
14、文化展示
 
口述的内涵、类型与特征,人类学与口述之间的关系;如何研究口述;文化撰写的三种模式;文化撰写的建设性认识;民族志电影的实践特点;影视人类学的定义;民族志电影的拍摄原则;艺术的文化转换内容;艺术的形式与内容;人类学如何研究艺术;艺术的意义。
 
15、乡村与城市
 
乡村的内涵;城市的内涵;乡村和城市的特点;精耕农业与乡村人类学;大传统与小传统;恰亚诺夫理论;形式论与实质论;道义经济;乡村都市化的内涵;社区研究;网络分析法、情境分析法、时间历史分析法;城乡推拉理论。
 
16、人类学的应用
 
人类学的应用历程;人类学的应用范围;人类学应用的职业与研究渠道;应用人类学的角色与工作模式;应用人类学的价值取向。国内外都市化问题研究的主要范畴;城乡的推拉理论;城市的起源及城市中的社会关系;城市的本质;中国乡村都市化与城乡关系研究;中国都市过程及其研究;中国城市的阶层与族群问题;世界上几种农民进城的方式;都市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医学人类学的主要研究领域与研究视域;人类学对于现代技术的研究及其取向;发展人类学的研究视域和主要领域等。
 
17、全球化以及人类学相关议题
 
全球化的内涵、特征以及发展过程;全球化的结果;跨国主义、跨国移民的内涵及特征;克里奥化与族群马赛克;离散与聚合;人类学全球化研究的新议题及其相关民族志。现代世界体系;殖民主义与内部殖民主义的内涵;文明的冲突与竞争等。
 
(四)民俗学专业方向
 
1、民俗学基本概念、原理
 
什么是民俗,民俗与民俗学的关系,民俗的基本特征,民俗的社会功能;民俗与民俗学的关系,民俗学的产生与发展,民俗学的研究对象,民俗学的研究方法,民俗学研究主要流派;民俗分类的概念、内容及特征,物质生产民俗,物质生活民俗,社会组织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人生仪礼,民俗信仰,民间科学技术,民间文学,民间语言,民间艺术,民间游戏娱乐等的概念、内容及特征;中外民俗学研究历程、前沿与发展方向,中国民俗学研究的历史,中国民俗学研究的当代特征和发展方向,欧美民俗学研究的特征,亚洲民俗学研究的特征。
 
2、民俗文化、文化资源及其保护利用
 
民俗文化的概念特征和类型;文化资源的概念及类型;民俗文化与文化资源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文化及文化资源的价值和传承保护的意义;文化传承保护的生态环境;文化传承保护的主体;文化利用的路径。
 
3、文化产业的基本概念及基础理论
 
文化产业的基本概念及其演变,相关概念的辨析;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框架的对照研究;文化产业相关理论,包括法兰克福学派、伯明翰学派、应用学派等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代表著作及基本观点;文化产业相关概念辨析;文化事业、公共文化与文化产业、公益性文化与经营性文化等的联系和区别;文化产业的特征、价值、功能和属性;文化产业与文化创新发展,文化产业与产业升级,文化产业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文化产业与国家软实力等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文化消费与文化市场,包括文化消费、大众文化消费、文化市场、文化贸易、文化品牌等相关概念;文化生产,包括文化资源、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文化投资与融资、产业集聚、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企业、现代文化生产等相关概念及理论;文化政策,包括文化政策的概念、文化政策的结构、内容与作用等;国家近几年出台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关于促进文化与创意、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促进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布局文化产业集聚区(带)发展的相关政策意见和措施;文化产业结构与业态,包括文化产业的主要门类、文化产业的业态等;文化人才,包括文化人才的概念、文化人才培养与管理等相关理论。
 
4、中外文化产业发展概况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历程、结构与主要业态、基本特征与空间布局、发展的政策环境、区域性竞争与特色、发展新动向与新趋势;世界文化产业发展整体状况;美国、欧洲、亚洲等国家和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业态、特征与趋势;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动向新趋势。
 
5、文化产业理论运用与实践分析
 
当今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的热点问题、典型案例等;现代科技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区域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发展;民族文化、民俗文化保护传承与文化产业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品牌、文化营销与区域文化软实力提升;资源配置与文化产业集聚;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现代文化产业服务体系的建立;现代文化企业的运营与管理。
 
6、非物质文化遗产
 
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时代语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态与特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历史脉络,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理论与方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的国际实践和中国实践;文化急剧变迁。社会生境转换,文化科技融合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全球文化共识等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一、考查目标
 
主要考察社会调查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式与基本方法,同时注意对实践性内容和基本统计分析方法的考察。要求考生:
 
1、掌握社会调查方法的基础知识;
 
2、熟悉社会调查的各个主要环节,具备研究设计、资料收集和分析、调查报告撰写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3、能正确进行基本的社会统计分析。
 
二、考查内容
 
(一)社会学、人口学专业方向
 
1、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
 
方法论、研究方式及具体方法和技术,社会研究方法体系各部分间的相关关系。
 
2、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
 
方法论背景、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比较。
 
3、理论与研究
 
理论及其层次、理论的构成要素、理论与研究的关系、理论建构与理论检验。
 
4、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
 
5、选择调查课题
 
选题对社会调查所具有的意义,选题的标准及其相互联系,选题的几种主要方式及具体做法,课题明确化的含义及其在调查中的地位,课题明确化的方法。
 
6、调查设计
 
不同调查目的的调查设计概念,分析单位的概念、主要类型、与分析单位有关的两种错误,横向调查与纵向调查的概念、特点及比较,调查具体方案的设计中应包含的主要内容。
 
7、抽样
 
抽样的概念及基本术语,抽样的意义,抽样的主要类型,概率抽样的基本原理,抽样的基本步骤,几种主要概率抽样方法的操作方法、基本特点及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几种主要非概率抽样方法的做法、特点,如何根据公式计算样本规模,实际操作中所遇到的困难是什么,哪些因素与样本规模的确定有关,样本规模与抽样误差之间的关系如何。
 
8、测量
 
测量的概念与基本要素,社会测量的特殊性,测量的四种层次及其特征,量表的作用及李克特量表的设计方法,测量的信度与效度概念、类型,概念、变量、指标及其相互关系,操作化的含义、作用及其实际运用。
 
9、问卷设计
 
问卷的概念及其结构,封面信的主要内容,问卷设计三大基本原则的内容及其意义,问卷设计的具体步骤,各种形式的问题及答案的实际设计方法,表达问题的语言及提问方式方面的几条常用规则,确定问题数量和问题顺序的方法,问卷设计中有那些常见错误,高质量问卷有哪几条标准,提高问卷设计质量的方法。
 
10、资料收集
 
调查资料收集方法的类型,自填问卷法与结构访问法的特点比较,实施个别发送、邮寄填答和集中填答方式及其优劣比较,当面访问与电话访问的做法、特点及优劣比较,在调查资料收集过程中还应注意哪几点,调查员的条件及培训方法。
 
11、资料处理
 
资料审核的内容与方法,资料复查的方法,问卷编码的含义与作用,数据清理工作的几种主要方式的含义。
 
12、单变量分析
 
频率分布与频数分布的含义,集中量数与离散量数的含义、类型及联系,平均数、标准差、离散系数的计算方法,区间估计的含义及计算方法,总体均值与总体百分比的假设检验方法。
 
13、双变量分析
 
相关关系的概念、方向、强度,因果关系的概念及判定条件,交互分类的意义及作用,消减误差比例的含义,不同层次的变量间关系所对应的相关系数,对相关关系的检验。
 
14、多变量分析
 
详析分析,偏相关分析,线性回归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
 
15、撰写调查报告
 
各种不同的调查报告类型及其特点,调查报告的撰写步骤,普通调查报告的结构,调查报告标题的类型与特点,学术性调查研究报告的结构,如何选择所评论的文献,学术性调查研究报告的导言、方法、结果部分通常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调查报告的行文应注意什么问题。
 
(二)人类学、民俗学专业方向
 
1、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
 
方法论、研究方式及具体方法和技术,社会研究方法体系各部分间的相关关系。
 
2、定性研究
 
方法论背景、定性研究的特征
 
3、理论与研究
 
理论及其层次、理论的构成要素、理论与研究的关系、理论建构与理论检验。
 
4、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
 
5、选择调查课题
 
选题对社会调查所具有的意义,选题的标准及其相互联系,选题的几种主要方式及具体做法,课题明确化的含义及其在调查中的地位,课题明确化的方法。
 
6、调查设计
 
不同调查目的的调查设计概念,分析单位的概念、主要类型、与分析单位有关的两种错误,横向调查与纵向调查的概念、特点及比较,调查具体方案的设计中应包含的主要内容。
 
7、参与式观察
 
深入到所研究对象的生活中,在实际参与研究对象社会生活的过程中,进行观察和记录。
 
8、撰写调查报告
 
各种不同的调查报告类型及其特点,调查报告的撰写步骤,普通调查报告的结构,调查报告标题的类型与特点,学术性调查研究报告的结构,如何选择所评论的文献,学术性调查研究报告的导言、方法、结果部分通常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调查报告的行文应注意什么问题。
 
 
社会学专业方向:
 
1.杨善华、谢立中:《西方社会学理论》(上、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2.乔纳森·H. 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7版),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3.帕特里克·贝尔特:《二十世纪的社会理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
 
4.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第十一版),华夏出版社2018年版。
 
人口学专业方向:
 
1.约翰·R.魏克斯 :《人口学概论》(第11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
 
2.李竞能:《现代西方人口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宋健:《人口统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4.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人类学专业方向:
 
1.艾伦·巴纳德:《人类学历史与理论》,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2.威廉·A.哈维兰:《文化人类学》(第十版),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3.庄孔韶:《人类学经典导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大卫·费特曼:《民族志:步步深入》(第3版),重庆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民俗学专业方向: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胡惠林《文化产业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3.李炎、胡洪斌《中国区域文化产业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4.科瑞恩·格莱斯:《质性研究方法导论》(第4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原文标题:云南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
 
原文链接:http://www.grs.ynu.edu.cn/info/1008/3454.htm
 
以上就是“2021考研大纲:云南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自命题考试科目806-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科目考试大纲的相关内容,更多考研信息,请持续关注。

X

扫码添加获取各院校复试名单及录取名单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除非来源注明研线网,否则内容均为网络转载及整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由本站编辑整理发出,仅供个人交流学习使用。如本站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责任编辑:史梦洁